原标题:广西金融“首季报”成色几何
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纵观2025年金融“首季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广西金融系统坚持创新实干,推动广西经济回升向好的底气持续积聚,由“开门红”迈向“全年好”的信心不断增强。
稳 起势有力 总量提升
一季度
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65.08亿元,同比多增83.46亿元;本外币贷款增加1600.97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67.7%。
3月末,广西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4.85万亿元、5.5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8.0%。贷款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0位、西部第3位。
企业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760.92亿元,同比多增302.7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2%,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
读数
2025年首季,面对重重挑战,社会融资总量仍实现同比多增。这背后,是广西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下,千千万万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持续释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地,亦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为社会融资“开门红”注入了源头活水。
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货币政策处相关负责人何安妮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强化信贷窗口指导,制定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工作措施,强化利率执行的利率和监督,督促金融机构稳定净息差,实现信贷增长和两项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稳居全国前列,其中各项贷款增速排全国第10位。
社会融资规模中,贷款和政府债券是两大主力。除了贷款外,今年广西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持续发挥,地方政府发债前置发力,带动直接融资增量和占比双提升,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数据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仍然是广西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从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两方面发力,积极培育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主体。今年前3月,广西城商行发行各类金融债60亿元,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类债券融资383亿元,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的77%。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政策,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展望下阶段,何安妮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将落实好人民银行总行各项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营造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优 流向精准 重点保障
3月末
广西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1114.60亿元,同比增长8.4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990.35亿元,同比增长11.88%;科技贷款余额6467.93亿元,同比增长14.0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34.27亿元,同比增长16.33%,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全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授信481.1亿元,2024年3月7日以来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93.35亿元。
读数
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贷款规模增长直观反映了实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从细处着眼,透过金融资金流向,可以清晰感知广西经济向好向新的坚定步伐。
广西金融“首季报”显示,全区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增长较快。
精准的金融滴灌,得益于有力的政策引导。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与内部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用好政策工具激活市场内生动力,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命题。
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灵活运用“再贷款+”模式,深化货币政策工具与财政、产业政策联动,加大对“桂惠贷”支持,完善“桂字号”特色农业专属信贷产品,发挥“央行低成本资金+财政贴息”叠加效应,撬动广西信贷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放。1—3月,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累计释放资金520亿元。其中,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桂惠贷”105.68亿元。
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积极实施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把握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窗口期,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金融“五篇大文章”、外贸、消费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加快推动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设备更新贷”投放,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助力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
高效的金融服务,源自创新融资对接机制。
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有效碰撞,才能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今年,广西创新建立“银行+行业”两张清单高效推送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具体来看,各银行机构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领域,前置介入企业和项目筛选环节,重点根据前期融资对接情况推送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银企已有合作基础、初步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形成“银行清单”。
行业主管部门收到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推送的“银行清单”后,经筛选和汇总整理形成“行业清单”向国家相关部委报送,并同步推送金融机构,有效提升项目融资对接效率。截至3月末,该机制共推动14家银行机构向42个项目授信453.51亿元,向其中34个项目发放贷款77.08亿元。
进入二季度,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广西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和工作协同联动机制,推进提升授信用信效率,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细落实。
降 两端发力 持续降本
一季度
广西各项存款平均利率0.85%,同比下降27个基点,较2024年全年下降21个基点。
广西新发放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6%,同比下降54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4%,同比下降36个基点,较2024年全年下降23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07%,同比下降47个基点。
贷款利率下行叠加住房贷款利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广西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累计降低超37亿元。
读数
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更低的融资成本是经营主体和个人的所需所盼。如何持续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从存贷款两端发力。
稳定银行存款端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规范存款利率支付,稳定负债成本。
推动降低贷款端价格。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风险定价理念,健全科学定价机制,畅通利率传导渠道。落实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政策,合理确定新发放贷款利率。
在一系列措施作用下,广西新发放各项贷款利率由2019年8月的6.02%下降至2025年3月的3.24%,累计下降2.7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降幅。
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表示,将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进一步强化利率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规范存贷款定价,着重稳定净息差,及时将政策利率调整传导至实体经济,增强贷款价格的可持续性和透明度。
该行还将加强同财政、监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支持政策,为持续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条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谭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