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21日电(记者田子骏)记者从21日召开的广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历史文物资源、红色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成效。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介绍,广西文物保护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开展合浦县望牛岭一号墓、越州故城等文物考古发掘,完成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公布南宁顶蛳山遗址等4处为第一批广西考古遗址公园。
据介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2022年11月,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底,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继桂林甑皮岩遗址后成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岭南地区最大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欧余军介绍,下一步,广西将加强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相关遗迹、遗物和史志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广西史前、先秦、秦汉等各时期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继续发掘合浦汉墓群、灵渠和秦城遗址、贵港贵城遗址等,持续推进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完)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